惜緣之人助孕機(jī)構(gòu)微信(唯有酒者留其名還是惟有飲者留其名)飲者留其名 圖片,
惜緣之人助孕中心通過精準(zhǔn)預(yù)約等個性化服務(wù),多年來成功為數(shù)千不孕不育家庭實現(xiàn)求子夢想微-電-同-號《139-7119-3333 》。惜緣之人助孕機(jī)構(gòu)中心規(guī)范權(quán)威認(rèn)證,助力孕育新技術(shù),守護(hù)香火傳承夢??萍伎茖W(xué)安全。
何文君|文
1、飲者是書面語,如果翻成最直白的俗話,那就是喝酒的人不過,與喝酒的人這一說法相比,飲者顯得更有文化,更文雅比如李白的詩: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給人的感覺,飲者甚至比圣賢更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因為,圣賢都是寂寞的,而飲者,因為喝酒,因為好喝酒,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姓與名。
李白并非因為他自己愛喝酒,就替飲者吹噓事實上,因為喝酒而留名青史的人,真的是不勝枚舉說到飲者留其名的人,第一個,我想到的是魏晉時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嵇康是歷史上非常有影響的詩人和音樂家,但他不幸生在了一個動亂時代。
他身高七尺八寸——當(dāng)然,古時候的尺寸要比現(xiàn)在小一些,不過也接近現(xiàn)在的兩米,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美男子他娶了魏武帝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孫女長樂亭主為妻,也算是皇親國戚,并出任中散大夫但要命的是,此時的魏國,由權(quán)臣司馬家族把持朝政,凡是與曹氏相關(guān)的人員,都遭到了殘酷打擊。
嵇康富有影響,是當(dāng)時的知名人物,司馬家族對他尤其“關(guān)心”,經(jīng)常派人以各種理由前往嵇康府上,探他口風(fēng),打聽他對時局的各種看法對此,嵇康的辦法是每當(dāng)有人去看他時,他總是喝得爛醉如泥,讓來人根本無法正常對話為了躲避可能的迫害,嵇康辭去了一切職務(wù),甚至在家中打鐵自娛,以示與世無爭。
有一天,司馬炎的心腹鐘會前去看望嵇康嵇康酒后,正在打鐵,對鐘會毫不理會鐘會在一旁尷尬地站了半天,只得悻悻離開這時,嵇康帶著酒意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回答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鐘會對峙才放曠的嵇康嫉恨在心,并挖空心思羅織罪名,要置嵇康于死地。
因此,盡管嵇康認(rèn)識到時局的險惡,并借酒避世,但最終,仍然被司馬家族以不孝的罪名處死嵇康下獄將被處死的消息傳出后,洛陽的太學(xué)生們悲憤不已,他們集體上書請愿,要求釋放嵇康,并請他做他們的老師然而,這無疑更引起了鐘會和司馬氏的忌恨。
上了刑場的嵇康在等待劊子手行刑之前,索要了一把琴,最后一次彈奏了一曲只有他一個人會彈的《廣陵散》,并長嘆:從此以后,《廣陵散》絕矣
2、如果說原本想借飲者的癡狂茍全性命于亂世的嵇康最終還是死于非命的話,那么,他的朋友,同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則成功了——并且,以后,劉伶幾乎成了飲者的代表和象征,舊時,一些酒樓門前的對聯(lián)即:賈島醉來非假倒,劉伶飲后不留零。
劉伶的好飲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劉伶在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年間,曾做過建威將軍參軍,有一次,司馬炎向他請教治國之策,結(jié)果他大談道家的無為而治,與司馬炎的想法完全相左,于是,官被撤了,劉伶從此便做了一個以詩酒自娛的閑人。
據(jù)載,劉伶罷官后,整天駕著一輛由鹿子拉著的小車,車上載著一壇美酒,任由鹿子在路上信馬由結(jié)疆地到處游走,他則坐在車上,邊走邊飲酒壇旁邊,還放著一把小鐵鋤他對人說,我醉死了,就用這把小鐵鋤挖一個土坑,把我埋了就行了。
這就是成語鹿車荷鍤的來歷劉伶曾經(jīng)宣稱,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他放浪形骸,喝得大醉之后,把衣服褲子全都脫了,有人責(zé)備他,他說,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服,你為什么跑到我褲襠里來?一席話,說得責(zé)備他的人目瞪口呆。
劉伶雖然天天喝得大醉,但他其實是一個明白人西晉政治黑暗,他不想再出來做官,喝醉便成了避世的好辦法后來,司馬炎決定起用他,派出使者到劉家召他,劉伶聽說后,趕緊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脫光衣衫,在村子里跑來跑去。
使者一看,誤以為他是一個酒瘋子,只得作罷劉伶也因此順利避世,后來老死在家中,免去了好友嵇康的悲劇
3、如同嵇康與劉伶是好朋友,而且都是飲者一樣,阮籍也與他們是好朋友,也同樣都是大名鼎鼎的飲者其實,包括這三位先生在內(nèi)還要加上阮咸、山濤、向秀、王戎四人,也就是歷史上所謂的竹林七賢,他們幾乎每一個都是酒量很大的飲者。
因為,在魏晉時代,這些不適時宜者在面對可能潛在的迫害時,唯有借酒逃避,酒成了他們茍全性命于亂世的重要武器阮籍的父親叫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系當(dāng)時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曾在曹操的手下任過職,與曹操和曹丕父子有著比較深厚的感情。
唯其如此,到了阮籍時代,當(dāng)司馬家族為了爭奪權(quán)力而打擊曹氏家族,曹魏大權(quán)旁落時,阮籍很自然地站在了曹氏一方阮籍的名氣和才華,卻讓司馬家族希望他為自己所用司馬昭為了拉攏阮籍,想和阮籍結(jié)為兒女親家,阮籍肯定不樂意,但又不敢明確表示反對。
為了躲避這門親事,他每天都把自己灌醉,一連醉了六十天,天天如此,日日如此,那個奉司馬昭之命來提親的人,根本沒有機(jī)會把提親的事向他開口最后,他只好回去稟報司馬昭,司馬昭聽了,哭笑不得,只好作罷阮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但他有一個習(xí)慣,那就是能為青白眼——即見到不喜歡的人與物,便翻白眼,見到喜歡的人與物,便用青眼。
他的母親去世后,嵇康的哥哥嵇喜來致哀,但因為嵇喜是在朝為官的人,于是不顧禮儀,向嵇喜翻了一個白眼過了一會兒,知音嵇康帶著琴和酒前來,他立即轉(zhuǎn)怒為喜,白眼也馬上變成了青眼作為魏晉風(fēng)度的主要代表,阮籍縱酒而不顧禮法,把禮法看得一錢不值。
其時,他家附近有一家小酒店,店主是個年輕漂亮的剛結(jié)婚不久的女子阮籍和王戎經(jīng)常到店里痛飲,喝高了之后,便若無其事地睡在這女子家里,完全不避嫌并且,這女子的丈夫也不以為然當(dāng)事人不在意,旁觀的人卻不樂意了,用禮法指責(zé)阮籍,阮籍大怒,說:禮法難道是為我這樣的人設(shè)的嗎?。
4、如果說竹林七賢嗜酒濫酒,乃是因為身處亂世,而把酒作為一種自我保護(hù)的工具的話,那么,生逢盛世的飲者,則是另一番模樣,而酒,也不需要避世的格外的功能,從而更接近酒本身大詩人杜甫漫游長安時,結(jié)交了一大幫朋友,這些朋友和他一樣,好飲,善飲,都是不折不扣的飲者。
后來,他選擇了其中八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把他們喝酒事跡寫進(jìn)詩篇,那就是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fèi)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這是一幅飲者的群像圖,從皇室宗親到首相大臣再到和尚文人,他們一個個手持酒盞,像是為盛唐的繁華與開放做了一個極為精準(zhǔn)的注腳知章就是賀知章,來自浙江紹興早年,李白到長安拜訪他的時候,他讀了李白的詩作,大為贊嘆,稱為謫仙人,并解下隨身佩戴的金龜換酒,與李白共飲,乃至大醉。
在杜甫筆下,賀知章這位政壇要人兼文壇前輩是如此的可愛,他喝醉了酒,騎在馬上,一顛一顛,一上一下,就像坐在船上一樣,由于醉眼昏花,他竟從馬上摔下來,掉到了井里,可即便掉進(jìn)井里,他依然睡得很香汝陽即唐玄宗的侄子李琎,受封為汝陽王,是八仙中地位最尊貴的人。
這位金枝玉葉的藩王,即便要去朝見天子,也要先喝三斗才出發(fā),路上遇到載酒的車子,立即口角流涎,恨不得請求天子,把他的封地改封到酒泉——酒泉這個地方,據(jù)說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而得名左相即左丞相李適之,天寶元年為左相,五年后被奸臣李林甫排擠被罷。
詩中說這位前首相每天的酒錢竟在一萬以上,他喝酒時如同鯨魚吸百川之水樂圣避賢,語意雙關(guān)古人把清酒稱為圣,把濁酒稱為賢表面上是說李適之喜歡喝清酒而不喜歡喝濁酒,同時也隱喻他被李林甫排擠罷相,但仍豪飲如常宗之即崔宗之,吏部尚書崔日用的兒子,崔日用曾輔佐唐玄宗平定韋后之亂,得以進(jìn)封齊國公,崔日用死后,兒子崔宗之襲封,是八仙中爵位僅次于汝陽王的王公貴族。
不過,崔宗之年紀(jì)輕,所以杜甫稱他是美少年他手里舉著酒杯,白眼望著青天,醉后動作飄搖,如同玉樹臨風(fēng)——玉樹臨風(fēng)這個成語,就起源于這首詩蘇晉曾做過戶部和吏部侍郎,相當(dāng)于財政部和組織部的副部長,也算是高官了他長期吃齋信佛,卻無法戒酒,是以杜甫說他醉中逃禪。
飲中其他七仙,杜甫都用兩句或三句作了描寫,唯一一個用了四句的,便是他一生視同兄長,同時也是中國最著名飲者、詩人的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自從杜甫寫下這行詩句,這行詩句幾乎成了李白的標(biāo)簽李白喝醉之后,在長安區(qū)上的酒樓里便睡著了。
當(dāng)時,唐玄宗正與楊貴妃在白蓮池上泛舟,突然召李白來作新詞,但李白已經(jīng)喝醉了,所以“天才呼來不上船”,還自稱“臣是酒中仙”——在讓人情緒興奮激昂的酒的加持下,狂放的李白更加狂放好在,大唐氣度恢宏,天子能夠容忍這樣的狂人,甚至命令高力士將李白扶上船,并親自為他調(diào)了醒酒的湯羹。
張旭是又一個狂人和大師他精通草書,被稱為草圣,直到今天,他的書法仍然是后世書家膜拜的對象張旭喝得大醉后,呼叫奔走,索筆寫字,寫得興致高昂時,不顧禮儀,把帽子脫下來隨手扔到旁邊,手中的筆肆意揮舞,落在紙上,宛如云煙茫茫。
飲中八仙排名最后的人是焦遂,這是幾個人里面唯一的布衣之士,也就是從未做過官的平民,他的事跡不顯,卻因杜甫這首詩而留下了飲者之名——焦遂五杯酒下肚,才變得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語驚四座。
5、杜甫以汪洋恣肆的詩筆,描繪了飲中八仙這八位知名飲者的形象其實,杜甫本人,也是一個熱愛美酒的飲者并且,就我而言,我更喜歡飲者杜甫的另一種飲酒境界那種境界,杜甫以一首《贈衛(wèi)八處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大唐帝國陷入了迷亂的烽火中,時代從盛世的高峰跌落到亂世的陷阱。
這一年,杜甫在叛軍攻克洛陽前不久,回過一次老家偃師,爾后又匆匆趕往長安在趕往長安的路途上,一天黃昏,他偶然邂逅了一位多年前的舊友這位舊友沒有出過仕,像焦遂一樣,也是布衣杜甫沒寫下這位朋友的名字,稱他衛(wèi)八處士。
我們由是只知道他姓衛(wèi),排行老八,是一位隱士衛(wèi)八處士見到杜甫,非常高興想想也是,在那個通信不便的遙遠(yuǎn)年代,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何況,還是亂世中的相遇呢與衛(wèi)八處士的相見,讓杜甫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參與商都是天上的星名,它們此出彼沒,兩不相見而自己與老友,似乎也是如此《唐史拾遺》說,杜甫和李白、高適、衛(wèi)儐相友善,而賓年紀(jì)最少,稱為小友這從杜甫詩中也能看出端倪:“昔別君未婚”衛(wèi)賓既然比杜甫還小得多,估計就十幾二十歲,自然還沒成婚。
二十年過去了,“兒女忽成行”世事變遷,時光流走,年近半百的杜甫,他的親朋舊友中,已經(jīng)有不少人去世了,因而在“訪舊半為鬼”的凄惶之下,衛(wèi)八處士見面時的驚呼,更使人溫暖之,感喟之“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我完全沒有想到,時過二十年,還會到你家做客。
衛(wèi)八處士把杜甫帶回了他的草堂,衛(wèi)八處士一家已經(jīng)吃過晚飯了,但趕路的杜甫還餓著肚子何況,老友相逢,必須得喝幾杯才能盡興那時候沒有外賣,也沒有超市,甚至因為隱居山中,連集市和酒家也沒有,衛(wèi)八處士家里,也沒有什么可口的美味,只有園子里一些鮮嫩的韭菜。
衛(wèi)八處士冒著淅淅瀝瀝的春雨,跑到園子里,剪回了一大把韭菜,他妻子在灶下,用黃粱在煮飯這就是杜詩里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簡單的飯菜上桌了,衛(wèi)八處士取出酒,兩個老友開始相對把盞,“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主人說要見一面太難了,為此,我們先干十杯吧。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兩人的酒量很大,加之那時的酒度數(shù)低,大約相當(dāng)于今天的啤酒,兩人一口氣各自喝了十杯,也沒有一點(diǎn)醉意,只不過,杜甫更加感受到了老朋友對友誼的珍惜這珍惜,讓獨(dú)走奔波于江湖的老杜心里充滿了溫暖和柔情。
這也是我為什么特別喜歡這首詩的最重要原因:溫暖,柔情次日,兩位老友必須告別了,為了生活,人們不得不走向遠(yuǎn)方關(guān)于他們的告別,我的一個朋友在他的著作《天地沙鷗:杜甫的人生地理》中,有相當(dāng)精彩的敘述,姑且引用如下:春韭、黃粱和米酒溫暖的夜晚轉(zhuǎn)瞬即逝,一如四十多載的悲欣人生。
次日晨曦匝地時,兩人把手相別峰回路轉(zhuǎn),杜甫回過頭,山谷里的茅屋已變成了遠(yuǎn)方的一個小點(diǎn);而佇立在茅屋前的衛(wèi)八處士,望著杜甫的身影隨著山路轉(zhuǎn)彎抹角漸漸消失之后,他們這一生,再也不曾相逢那個美好的春夜,已屬前生。
魚兒相忘于江湖,老友相忘在人海在那些告別的年代
6、我的四川老鄉(xiāng)蘇東坡是又一個著名的飲者很多年前,和朋友前往眉山,朝圣一樣地游覽三蘇祠三蘇祠門外不遠(yuǎn)處有一家酒樓,好像就叫眉山東坡酒樓凡是從三蘇祠里出來的游人,一旦到東坡酒樓吃飯,幾乎都要點(diǎn)的一道菜就是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肥而不膩,最宜用來下酒,下白酒,當(dāng)?shù)禺a(chǎn)的高粱原漿白酒這種白酒的度數(shù)很高,我相信,沒喝過白酒的蘇東坡可能喝兩杯就要倒下——根據(jù)蘇東坡的詩文和他的朋友們的記載可知,蘇東坡嗜酒,但酒量卻很小蘇東坡為此辯解說,你們要喝一斗酒才醉,我只要喝一升酒就醉了,但我們醉了的快樂卻沒有區(qū)別。
我以為,這句話表明了蘇東坡是一個真正的飲者真正的飲者不一定海量,但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酒、迷酒烏臺詩案時,蘇東坡從湖州太守任上被押到開封,如果不是王安石等人的極力營救,蘇東坡可能會遭遇不測之禍好在,王安石等人出手,再加上宋朝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蘇東坡在烏臺關(guān)押了一段時間后,被流貶到黃州,名義上還是一個地方官員,只是按宋時制度,沒有了工資,也不能隨便離開,相當(dāng)于監(jiān)視居住。
在黃州,蘇東坡開墾了一片土地,并自號東坡——從那以后,世界上才有了蘇東坡這個稱謂黃州的日子比較艱難,但一點(diǎn)也不影響蘇東坡作為飲者對酒的熱愛這年十月十五,蘇東坡和兩個朋友一起,從耕種的雪堂前往居住的臨皋亭,其間,要經(jīng)過黃泥坂。
其時,時維十月,序?qū)偻砬?,霜露已?jīng)開始降下來,路旁的樹都落光了葉子,明月高懸,他們的身影映在地上三個人興致高昂,一邊走一邊唱歌如此走了一會兒,蘇東坡感嘆,如此月白風(fēng)清的良夜,可惜既沒有酒,也沒有菜一個朋友說,菜我倒是有的。
今天黃昏時,我在江里打到了一條巨口細(xì)鱗的鱸魚,只是沒有酒三個人回到蘇東坡家里,蘇東坡的妻子王閏之聽說后,對蘇東坡說,我有一斗好酒,已經(jīng)保存好久了,就是為了你突然的需要蘇東坡大喜,于是,將鱸魚燒好,帶著酒,來到了居處附近的赤壁。
在月色之下,在長江的濤聲之中,三個人度過了一個微醺的美好夜晚之后,便有了《后赤壁賦》有《后赤壁賦》,自然就有《前赤壁賦》那是另一個和酒有關(guān)的美好夜晚那是一年的七月十六,夏天還沒完全過去,但黃州的夜晚已經(jīng)非常涼爽。
那個夜晚,蘇東坡和幾個客人一起,坐著小船夜游赤壁“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船上備了酒菜,蘇東坡舉著杯子和客人碰杯,當(dāng)他們看到天上的一輪圓月,不由得信口朗誦明月之詩朗誦完畢,又拍打著船舷,唱起了歌,“飲酒樂甚。
”同游的客人中,那位吹洞簫的人,是蘇東坡的老鄉(xiāng),來自四川綿竹綿竹,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盛產(chǎn)美酒的地方,早在唐代,就以劍南春而聞名天下這位老鄉(xiāng)名叫楊世昌,是一位道士,他聽說蘇東坡流貶到黃州后,專程前來看望他楊世昌帶給蘇東坡的,便是來自家鄉(xiāng)的美酒,以及釀造一種稱為蜜酒的釀酒秘方。
那個夜晚,他們喝得很盡興,直到“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尤其重要的是,之后,蘇東坡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前赤壁賦》必須感謝的,除了長江,除了明月,還有酒,還有無限可能的酒
7、黃庭堅與蘇東坡并稱為蘇黃,終其一生,他們是相知相親的好友不過,年齡略小的黃庭堅,一向把蘇東坡當(dāng)作是自己的老師,至少是亦師亦友吧兩人詩風(fēng)、書風(fēng)迥異,但同樣都是飲者只不過,蘇東坡酒量小,黃庭堅酒量大,如果兩人斗酒,蘇東坡一定會先醉得不成樣子。
關(guān)于酒,黃庭堅有兩句詩最讓我心儀: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兩句詩出自他的《寄黃幾復(fù)》:“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像亦師亦友的蘇東坡一樣,黃庭堅也因卷入派系之爭而被多次流貶其中,他在川南宜賓生活了好些時間宜賓如同綿竹一樣,也以產(chǎn)酒而著稱,甚至更為有名,大名鼎鼎的五糧液就出自這里不過,那時候,蒸餾白酒還沒有發(fā)明,黃庭堅喝的酒,其實和杜甫時代差不多,都是度數(shù)很低的米酒。
當(dāng)然,度數(shù)再低,它也是酒,也能給飲者帶來醉后的迷狂與歡樂很多年前,第一次到宜賓出差,公干已了,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位于宜賓市區(qū)北部的一座山:流杯池公園在宜賓,從北面流來的岷江與從西面流來的金沙江交匯,從此稱為長江,而流杯池公園,就位于岷江即將與金沙江交匯的三江口。
從山上高處眺望,我看到大江滾滾東去,逝者如斯,不舍晝夜黃庭堅在宜賓的三年,一千多個日夜之中,也曾時常徘徊于大江之濱,并順著濱江的小路爬上催科山催科山中,有一條峽谷,長約三十米,寬六米多,高二十多米,幾塊大石高聳成山,斷崖成谷,有一天,在山中游玩的黃庭堅突發(fā)靈感——他決定仿照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在蘭亭集會時曲水流觴的意境,建造流杯池。
作為一個被流貶的犯了錯誤的官員,黃庭堅應(yīng)該沒有經(jīng)濟(jì)上的能力,不過,他的名氣大,有不少粉絲,他的方案提出來之后,自然會有人為之買單于是乎,他在峽谷間的一塊巖石上,鑿出了曲曲彎彎的孔道,再引來泉水,通過孔道流淌。
后來,他和朋友列坐在石上,將酒杯倒了酒放入水中,酒杯流到誰的面前停下來,誰就拿起酒杯喝一杯,直到大醉為止其實,按史料記載,不僅宜賓有流杯池,其他地方諸如巴中等地也曾有流杯池,其開鑿者,也并非黃庭堅,還有其他風(fēng)雅之士。
只不過,其他地方的流杯池沒有保留下來,獨(dú)有宜賓流杯池,一直存留到如今,讓我這樣的后人到此發(fā)一番憑古吊今的幽幽之情黃庭堅的去世,也和酒有關(guān),可以說,酒,是貫穿他藝術(shù)生命的一大標(biāo)志之物從流放的宜賓起復(fù)后,黃庭堅離開四川,順江而下,回到江南,但時過不久,便遭到了又一次流放。
這一次流放的地方更加偏遠(yuǎn),條件更加落后,那就是今天的廣西宜州在宜州城外的一條山谷里,有一座小廟,名為山谷祠,那就是為紀(jì)念黃庭堅而修建的黃庭堅在宜州一年多,由于他特別怕熱,那年夏天,他和一個追隨他的粉絲一起,居住在南門城樓上。
那里地勢較高,有風(fēng),會稍微涼爽一些那天晚上,也是一場大酒之后,黃庭堅特別悶熱后來,天氣突變,刮起了大風(fēng),下起了大雨,他就把手腳伸到城樓上,讓冰冷的雨水澆在身上沒想到,他的這個貪圖一時之快的舉動卻要了他的命。
他畢竟已經(jīng)有了年歲,身體也不是太好他應(yīng)該是患上了重感冒,然后引發(fā)了心臟問題,拖了二十多天后,終于在宜州這座小城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8、在中國,酒是如何發(fā)明的,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猿猴造酒比如史料中有這樣的記錄:“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shù)百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當(dāng)然,以常理來說,猿猴造酒不是一種主動的有意識的行為,而是一種被動的無意識行為——猿猴有把果實藏起來的習(xí)性,一旦它們將一些容易腐爛發(fā)酵的果實,諸如梨子、葡萄之類的果實藏起來,恰好又藏在有收納功能的洞穴里,那么,要不了多久,這些果實 就會腐爛 ,含有糖分的野果通過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發(fā)酵而釀成果酒。
人類偶然得到了這種果酒,于是不斷摸索,終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產(chǎn)流程一種說法是杜康造酒據(jù)說杜康是黃帝手下的大臣,而根據(jù)各種傳說推測,黃帝生活的時間,相當(dāng)于龍山文化時代,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陜西黃陵縣黃帝陵里,據(jù)說有黃帝親手種植的柏樹,其樹齡,據(jù)測算,就是四千五百多年。
杜康被黃帝任命為糧食大臣,他一直為如何保存糧食發(fā)愁后來,他發(fā)現(xiàn)一些大樹上有空洞,便將糧食保存在洞里,沒想到,時間一久,那些糧食竟然慢慢發(fā)酵了他看到一些動物吃了這些糧食,一個個倒在地上杜康經(jīng)過仔細(xì)觀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妙,進(jìn)而發(fā)明了如何釀酒。
以后,杜康成為酒的代名詞,如曹操詩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在今天的河南,還有一名酒,就以杜康命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儀狄造酒據(jù)說,儀狄是大禹手下的臣子,也因為機(jī)緣巧合而發(fā)明了釀酒大禹一飲之下,十分舒服,為此,他警告說,酒的味道如此美好,以后難免會有昏君貪杯而亡國的。
大禹的警告十分有前瞻性,因為,他的后代中,大名鼎鼎的昏君夏桀就因酒而讓夏朝天下被成湯奪走不過,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在距今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甚至更為久遠(yuǎn)的良渚文化遺址,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酒器據(jù)此推斷酒的出現(xiàn)非常古老,肯定在黃帝,也更在大禹之前,因此,無論杜康造酒還是儀狄造酒,都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或許,酒的出現(xiàn),就像火的利用和農(nóng)業(yè)的出現(xiàn)一樣,并非一兩個大人物心血來潮的發(fā)明,而是多少代人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關(guān)于酒的典故,關(guān)于酒的傳奇,可以說一抓一大把,每當(dāng)和朋友舉杯相碰或是一個人獨(dú)飲,想起這些典故和傳奇,總是忍不住“浮一大白”。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