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網站建設需要多少錢(權重股值得投資嗎?)權重股上漲意味著什么,
原標題:民間智慧丨權重股具備反彈條件主持人 | 尹星12月投資核心是大盤股主持人:本周市場再次出現了傳統(tǒng)行業(yè)走勢回暖的跡象,這有什么講究嗎?泛舟:正常啊,大小盤股指數走勢分化的比值,已經進入了歷史最高值,技術性修正一下沒什么不妥。
再說了,12月屬于政策頒布期,萬一出什么大招,大盤股不就要開始蹦跶了嗎?主持人:周四京滬地產政策優(yōu)化,周五盤面馬上就給反應了泛舟:對啊,這都不算大招,盤面就有反應其實呢,周四資金就開始流入傳統(tǒng)板塊了學過資金流向指標的朋友都能看得到這些。
周四資金流向指向傳統(tǒng)板塊,比如公用事業(yè)、地產基建產業(yè)鏈、醫(yī)藥、消費等,流入占比大幅增加,公用事業(yè)更是持續(xù)幾天占資金流入第一,這在以往非常少見主持人:這可不容易,因為周四指數還在震蕩泛舟:就是這個理!指數震蕩,資金反而大幅度流向傳統(tǒng)板塊,這就預示著短期大盤股指數可能表現更優(yōu)。
主持人:這股趨勢會延續(xù)下去嗎?泛舟:暫時先不下定義,后續(xù)要看政策是否到位你可以把當下傳統(tǒng)板塊的走強看作,趨勢走在消息面之前,也可以是大小盤股走勢分化指標的修復如果短期政策暫不達市場預期,那么資金還會重回中小盤成長股。
現在就是一個觀察階段大伙可以觀察滬指與中證2000之間的差異后者至今還橫在這輪行情的高位,前者已經開始構筑雙底這樣的差異在歷史上都會階段被修復的這也是我在11月底告訴大家的,12月投資須知中的核心,關注12月大盤股指數何時被資金回流。
11月的主題,是關注2000指數的機會,11月初因為中證2000相關ETF較少,所以對標的是國證2000,到了11月中旬,就轉回中證2000了主持人:懂了,上個月是看中證2000的投資機會,這個月是關注大盤股指數何時被資金回流?
泛舟:是的,不過市場每天都有能選出來的標的,無所謂指數怎么波動分化。成交量在就行。雖然傳統(tǒng)行業(yè)逐漸占優(yōu),大伙還是要多看看主線,數字經濟、汽車+機器人,畢竟這類型才有想象力,才有爆發(fā)力。
“穩(wěn)中求進,以進促穩(wěn)”主持人:權重股的虧錢效應本周還在蔓延,外部市場“鴿”聲響起,蕭蕭分析一下,會帶來什么影響?海風若雨蕭蕭:幾個月前就講過,他們屬于“口號式”加息過去三十年中,出現過四個加息轉降息的階段,除了2006年那次維持了五個季度高利率外,其余的三次降息都在三個季度的時間周期。
本輪最后一次加息是2023年7月,推演下來,大概率2024年一季度會進入降息周期美債收益率跌回4%之下,已經明顯帶動外部市場的漲勢我們可以觀察到,目前海外市場領漲的主要是蘋果、AMD、高通等科技股板塊,外部環(huán)境處于確定性的轉暖中,國內市場炒作科技成長股喜歡“按圖索驥”,會出現“映射”效應。
8—10月,外資拋了1700億,11月美債見頂,只拋了20億,截止到14日,12月北上資金又拋了250億,在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只有10.4倍并且跌回到五年前點位情況下,實在是不好理解這種“腦殘級”的操作。
主持人:那就說咱好理解的吧海風若雨蕭蕭:國內經濟處于“去地產”進程中,經濟會議傳遞給市場明年的政策思路是,“穩(wěn)中求進,以進促穩(wěn)”,還是積極向上的,也符合中國經濟實際情況我們應該反思,既然國門已經打開,今后要如何應對這種復雜局面,尤其是目前A股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
當然,場內資金也不傻,都知道這是“神仙打架”,你要是能打贏,我們鐵定會幫你,但是現階段,我們只能去捉“小鬼”指數底部條件比較明確主持人:指數本周又震蕩了一周,下周驕陽怎么看待?驕陽:指數從12月5日起,已經震蕩了9天,為10日周期臨界點,所以下周有拉起的條件。
再看券商板塊,中字頭基建,三大運營商,兩桶油等,都有隨時拉升指數的條件所以指數這里的底部條件還是比較明確再看各大指數,都回到前期低點附近了,但平均股價指數要比前期低點高出8%這說明目前個股炒作情緒很熱,比原來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當下的市場環(huán)境下,資金明顯是敢于做多、樂于做多、不擔心指數的,所以多看個股吧,總是擔心指數在底部會不會繼續(xù)跌一點,會不會震蕩時間拉長一點兒,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就算指數筑底成功,暫時也很難看到大家心中所期待的大行情,后面會是一個緩慢過渡慢慢轉好的過程。
大權重可以反彈,但很難有太好的表現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盯住個股比研究指數要有用得多主持人:本周表現最強的是國企改革板塊,怎么看待這個板塊?驕陽:說實話,這可能是過渡性板塊,畢竟本周人工智能主線細分龍頭光模塊出現了持續(xù)調整,人工智能必然會明顯分化。
汽車龍頭長安汽車也持續(xù)調整,汽車板塊也必然受到短期影響北證這里的技術位置也很難有大的突破,還要擔心MACD死叉調整所以消息面刺激了國企改革后,資金選擇了低位小市值國企股這塊雖然看起來好,但除非拿到龍頭先手,否則難度不小,下周估計就很難持續(xù)了。
主持人:經濟結構在轉型,這有沒有可能成為未來科技股的長線啟動契機?驕陽:是不是長線啟動契機我沒辦法去深刻定義,但一個明確增長的新興領域必然會造就低市值細分龍頭的崛起,歷來都是如此這也是咱們近期反復強調,要持續(xù)關注數據和智能無人駕駛這2大板塊各細分領域低市值龍頭品種的原因。
至于科技類大公司,說實話,畢竟人工智能領域我們和國外是有明顯差距的大公司想要在上游真正分到一杯羹的難度太大,競爭也太激烈所以這個行業(yè)預期落到小市值細分龍頭上就顯得更有想象力,這也是近期AI應用端走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文已刊發(fā)于12月16日《證券市場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