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企業(yè)官網(wǎng)建設500全包送優(yōu)化(古人姓名字號各有什么意義)解釋古代的姓氏名字號可以舉例說明,
當下,我們只保留了姓名,比如方明涵但在古代,不止有姓和名,還有氏、字和號,按照古代的方式,我們可以這樣稱呼:姓方名明涵,無名氏,字子非,號搬磚居士姓我們大都聽過《百家姓》,即使沒聽過也會念兩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百家姓》成書于北宋初年,作為啟蒙教材,朗朗上口,最初版本收錄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單姓444,復姓60)中國姓氏非常豐富,2010年出版的《中國姓氏大辭典》,共收錄姓氏23813個:單字姓6931個(筆畫從1到30),復姓和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除了這些之外,中國最長的姓是“魯納婁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有17個字《說文解字》中所說:“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個人感覺《說文》概括到了精髓,女人所生子女即為姓,同一女子開枝散葉,子嗣相親組為“族”。
《禮記·喪大記》:“父兄子姓立于東方“子姓,子孫也姓最早出現(xiàn)在母系社會,是對子女血緣關系的追溯,“夫姓從女,其本一母也“,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最早有記錄的姓氏,多有女字,比如“姬”、“姜”、“嬴”類似現(xiàn)在同姓之人見面,會說一句:“我們是一個老祖宗”,大概上古時期的人見了,會說一聲:“我們是同一個太奶奶”。
姓最早源自圖騰崇拜,比如一個部落后面有一個標志性的大樹,別處都沒有,那么姓“樹”吧,另一個部落靠近某個出名的大河,那么姓“河”吧以后兩個部落見面,“你好,你是姓樹的吧”,“對啊,你姓河吧”,于是兩個人開開心心,沒羞沒臊。
最古老的規(guī)定“同姓者,猶以其一家,不相婚也”,所以個人以為,姓的發(fā)明應該有防止近親結(jié)婚的動機存在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后,妻從夫居,子女不再屬母族而歸于父族,傳承的規(guī)則由“同一個奶奶”變成了“同一個爺爺”比如“姬”姓,來源于黃帝,黃帝本姓公孫,因住在姬水之濱,以姬為姓。
黃帝的后人契(商朝的祖先)、后稷(周朝的祖先)、伯益(秦朝的祖先)都姓姬,周天子姬發(fā)大封諸侯,其中姬姓國有53個,這些姬姓國又分衍出411個其它姓歷史早期,只有貴族才有姓,《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到周朝進入混亂時期后,姓才逐漸進入民間。
各朝多有賜姓以體現(xiàn)身份改變和階級躍遷,如《史記·秦本紀》:“大費拜受,佐舜調(diào)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 舜賜姓嬴氏”正經(jīng)的賜姓,多用于獎賞,歷史上也有一些奇怪的賜姓,如周穆王死了一個寵姬,為了表示哀痛,賜她的后代姓痛,武則天殺害王皇后和蕭淑妃后,令她們分別改姓為莽、梟。
姓的來源不下二十種,我們列舉幾種比較常見的以出生地、所居地為姓,比如姜(水)、姬(水)、東郭、西門等;以國名為姓,如汪來自商朝的汪芒國,阮來自涇渭之間的阮國;以封地為姓,如趙來自“造父”的封地趙城;以官職為姓,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姓代表的是宗族,后世以宗祠、族譜等形式,來記錄傳承和增加宗族凝聚力。中國的姓有超過5000年歷史,英國的姓出現(xiàn)在十七世紀,日本則是出現(xiàn)在1875年。
氏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人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后,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升,大部族分裂為越來越多的小族群我們簡化成一個場景,比如一個“妊”姓的部族,狩獵采集時期,上千人住在一起隨著進入農(nóng)耕時期,食物來源穩(wěn)定,人口增加,幾千人住在一起會催生人口與土地的矛盾,于是族群擴張成上百個更小的衛(wèi)星族群。
這些小的族群,有“妊1”、“妊2”、“妊3”到“妊100”,怎么區(qū)分這些呢,人類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明了“氏”,既不忘記自己的姓,又能很好的區(qū)分,比如住小河邊的叫“河氏”,靠近熊出沒森林的叫“有熊氏”。
當然,這些都是后世推測,畢竟沒有文字記載,真實情況可能比這復雜的多,也可能根本不是這樣的原因產(chǎn)生的我們姑且聽之,姑且信之,畢竟我們不是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基于上面的推論,有些學者認為,有巢氏、燧人氏、神農(nóng)氏并不一定指代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指代某個族群,比如燧人氏指代一個學會了鉆木取火的部族,神農(nóng)氏指代學會農(nóng)耕的某個部族。
“氏”的甲骨文字形,實在看不出像什么,也無法推測造這個字最初的意思商的文字記載只有一例,到周的時候,突然遍地開花,“氏”出現(xiàn)在眾多典籍中需要提到的一點,父系社會后,姓已經(jīng)從母變?yōu)閺母?,氏也是同樣的,基本上都是指父系這一邊。
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說“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通常是對男性或男性所在家族的尊稱目前只看到了一個例外,女媧氏我想到一個后世的例子“先生”這個詞(有時也指女子),不算貼切但有助于理解,氏有時指代個人,有時指代一個家族,指代家族的時候,類似于“某先生一家”,氏通常用在以下幾種地方:
對上古時期,做出突出貢獻的首領或帝王的尊稱有的是記錄功績,比如有巢氏教會人們建造房屋,神農(nóng)氏教會人們耕種;有的突出名字,比如盤古氏、共工氏類似的,袁隆平我們可以敬稱為“雜交水稻先生”或者“隆平先生”體現(xiàn)尊貴地位。
加在官名后,比如司馬氏、師氏、尹氏,類似“部長先生”;加在國或封地后面,比如齊(國)氏、雍(州)氏;加在爵位后,比如侯(爵)氏加在姓后,指代有影響力的個人或家族如《左傳·昭公》:“姜氏、任氏,實守其地”齊為姜子牙封地,姜姓為齊國姓,同樣的任為薛國姓,類似的還有我們課本上出現(xiàn)過的“季氏將伐顓臾”。
如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稱呼一聲“袁先生”《世本》所言:“言姓即在上,占氏即在下”,姓代表的是宗族體系,氏是對有影響的小集體的稱呼,是姓的分支古代有“立氏”一說,代表的是對個人或家庭成就的承認正如《左傳·隱公》所載:“公命以字為展氏”。
“氏”表示某親屬組織有自己獨特的名號,也可以說是有個獨特的家名“立氏”意味著在組織上相對獨立,并且獲得了一個足以表示其獨立性的名號比如有一李姓的家族,大哥一家有人當了省長,可以稱呼為“省長先生”和“省長先生一家”,二弟一家有人授勛,可以稱呼為“xx稱號先生”和“xx稱號先生一家”。
同為李姓,獲得了兩個社會認可的各自稱號,稱號即是“氏”,獲得稱號即是“立氏”據(jù)《通志·氏族略》記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秦之后,姓氏合一。
名關于名的起源,我們可以參考《說文解字》:“自命也從夕口,夕者,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也”自我的稱呼,黃昏看不清的時候,自己喊自己大家可以想象一個場景,黃昏時分,兩個人相對走在小路上,沒相遇前一個喊著自己的名字“熊大”,另一個喊著“熊二”,告訴對方,我可能是你認識的人,不是野獸。
名的發(fā)明可以追溯到夏以前,個人猜測,從人類有語言之后,不久就有名字了總不能大家見面“你誰???”“我啊”,這樣的方式是產(chǎn)生不了溝通的當族群大到某個程度,不給個體一個稱呼,很難應付復雜局面古代通常情況會在小孩三月后(古時存活率低),舉行鄭重儀式,由父親起名,民間通常與“百歲”一起,如《儀禮喪服傳》記載:"子生三月,則父名之”。
至今,很多地方還有新生兒百天過“百歲”的傳統(tǒng)這個不是定論,有些地方會由爺爺起,有些地方會由族長或德高望重長輩賜名,有些朝代皇親國戚會由皇帝或皇后賜名,當然有些也會一出生或出生之前就會起好名字古人起名沒那么多講究,不忌雅俗。
俗一點的比如齊桓公叫小白,晉成公名黑臀,魯成公名黑肱,更早的商湯原名履(鞋子),后名天乙;雅一些的比如王羲之,他的兒子分別名獻之、凝之、徽之、操之、煥之字相對于名,古人對字要重視得多字起源于古人祭神和祭祖,出于尊敬和避諱,不敢直呼其名,就想了個繞開的法子。
后來發(fā)展為,對成年長輩表示尊敬,類似現(xiàn)在的小名和大名,等到成年再稱呼“狗蛋”有點不尊重,所以改叫大名“富貴”男子到二十歲,女子到十五歲,會行成年禮男子行冠禮,通常稱“及冠”或“弱冠”(二十尚弱),冠禮后表示男子已成年,可以娶妻,可以參與和繼承家族的事情。
當然也有權(quán)宜的時候,特別是亂世之時,如《儀禮·士冠禮》“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諸侯天子很多等不到二十即位女子行笄禮,女子滿十五歲,通常稱“及笄”或“笄年”,通常已許親,笄禮后表示女子可以出嫁。
到二十歲還未出嫁,也會行笄禮《禮記雜記下》記載:"女雖未許嫁,年二十而笄,禮之;婦人執(zhí)其禮”成年禮后,男女都會起字《禮記·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
未出嫁的女子會有“待字閨中”一說如孔穎達(孔子后代)所說:“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有字之后,稱呼對方要用字,本人自稱為表謙虛使用名比如你我見面稱呼,會說一句“子非兄,好才氣。
”那我會回:“兄臺抬愛,明涵惶恐”古人起字,有些會用特定意義的詞,比如常見的“伯、仲、叔、季”,代表在家族中的排行,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子”在古代意思為你,也常用,如杜甫字子美有些代表期望或期許,如岳飛,字鵬舉。
大部分人的字,都沒有規(guī)則,但多數(shù)會經(jīng)過斟酌具有特定意思,如屈原,名平,字原,白居易,字樂天號號也叫別號,比較好理解,類似現(xiàn)在的綽號,具體起始朝代無法考證,像“鬼谷子”應為號,但無法確定是自己起的,還是后世人稱的。
東晉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這個算比較早的號了南北朝時期,得到發(fā)展,唐朝時期已經(jīng)很普遍,宋朝達到頂點,清末消失號一般是文人雅士自己取的,少數(shù)是別人奉送比如可以自號“千杯不醉”,好友可以贈號“一杯就倒”號以“先生”、“山人”、“居士”、“散人”最常見。
如白樸號蘭谷先生,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李白號青蓮居士,羅貫中號湖海散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傳承不斷,只是隨著時代變遷,換了一種方式存在。感謝耐心閱讀,喜歡就給些鼓勵,三連、四連、五連。